在衣食住行中,住是一个重要的生活要素。人有定所,才能有定心。
“九五”的五年,对于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来说,是关键性的五年。以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,我国住房分配从实物分配向货币化分配转变。福利分房作为一种延续了近五十年的基本住房制度真正被打破。买房,成了这五年生活中,我们社会“改革交响乐”中的重要乐章。
赶那分房的末班车,是“九五”期间事业单位的一个突出现象。而这种分房也已经与过去有了本质的不同,并不是无偿分配,而是要交房改房价格的新型分配了。
建设部用这样简单的话语总结了“九五”期间,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变化:以住房分配货币化为核心的公有住房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,住房二级市场已经有步骤地开放;房地产业在规范中迅速发展。
“九五”的五年,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五年。尽管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,但社会毕竟在结结实实地向前发展。人民群众手中的资产迅速增加。据统计,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由1995年的29662亿元扩大到1999年的59622亿元,增加1倍多;居民的外汇存款、股票、债券、职工内部持股、手持现金等其它金融资产也大幅度增加。
金融资产的增加,为汽车、住房等大宗商品的销售开辟了道路。特别是金融系统购房贷款、个人按揭等新型服务内容的推出,极大地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。据国家计委提供的信息,1999年,我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4010亿元,比上年增长11%。商品房销售额1202.77亿元,其中个人购房891.95亿元,占全部商品房销售额的74.2%。
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和消费结构升级,近年来,城镇居民每年用于购买自住公房、个人建房和购买商品房的支出大幅度增加,个人购房比例迅速提高。
截止1999年底,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已经超过70%;农村竣工住宅投资,由1995年的1350亿元增至1999年的2000亿元以上,继续保持增长态势。
改革促进了城乡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,城乡居住条件明显改善。
“九五”的四年间,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8.1平方米增加到9.8平方米,居民住户用气率由68.4%提高到84%,自来水普及率由93%提高到96.8%。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由21平方米增加到24.4平方米,农民住房质量也有提高,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的比重由14.8%提高到26%,卫生洁具开始进入农家。
“没有房子想房子,有了房子挑房子。”这最能体现住房发展后的变化。“九五”期间,就在我们的身边,多少人经历了二次分房的经历,房子越换越大,环境越换越好。走向新世纪的国人,正在以崭新的环境,崭新的心态走向新的生活。
专家们也指出,我国房地产市场要进一步发展,还需要加大改革力度,清理各种不合理的规费,把一些过高的房价、过高的物业管理费降下来。只有这样,才能使更多的人买得起房,住得起房,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满阳光。